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莞谒师,满载而归

[复制链接]

30

主题

69

帖子

61万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13052
金钱
608084
威望
3056
经验值
1647
魅力
125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7: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李宏伟



      8月31日下午到达东莞。此行一是参加师妹胡女士9月5日的拜师仪式;二是离师日久,需要在师父这里充电学习,提高技艺。
      东莞盘桓的九日,是今年最舒心快乐,也是最充实的日子。
快慰之一:见到了马老师岭南太极文化传播的良好开展
      作为弟子,一直关心老师太极事业的发展。老师是陈门外姓弟子中的佼佼者,他传奇式的习拳经历海内外共知,他深邃的理念也以著作的形式披露于世。他是近年来唯一一个培养出能在“锦标赛”上夺魁学生的民间陈氏太极拳家(这或许不准确),他是陈氏第十二代传人中能够阐述太极理法,著述最丰的人,他也是推广陈式太极拳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个人,今年八月评选的国际太极拳传播大使活动,他们父女是唯一的一对父女二人(王西安大师是父子三人),并且马老师是为数极少的金领大使之一。这次东莞之行,恰逢他的拳馆举办“2009年第二届馆内交流大会”,目睹了太极武馆极具声势气魄的交流表演。窥一斑而知全貌,从中看到了老师岭南太极文化传播的成就。可以说,他的岭南太极事业,为喧嚣忙碌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高雅和谐的太极文化之风,珠三角的人们可以体验到既拼搏,又泰然的双重境界。他的武馆有众多的学员、会员,(短期班还不算在内),他还为几家政府机关做定期的太极辅导。到东莞七年,他已经累计培育了太极新人近千名,学生已遍及港澳台,这样的成就,已经不输于国内老资历的太极大师了,要知道,在公园体操式太极盛行的今天,太极的市场化是极其艰难的,某些大师也有在国外因无学生而有刷碗打工的经历。珠三角是经济发达地区,到这里淘金的人太多了,也包括一些较有名气的太极名家,但在珠三角时间最久、最成功的只有马老师,他从家乡五常开始办学就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曾经在99年哈市第15届全运会上夺得武术项目包括太极在内的18个第一名,金牌总数才19枚),又在大庆市办学获得成功,后又从祖国的最北方一步跨到祖国的最南方,在商业的大潮中占住了脚,并有了今天的辉煌,看到他购置的豪宅、名车,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他成功的奥秘在哪里?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热爱,他对拳艺的爱胜过对自己的眼睛去爱护,他对“道”的“敬”胜过对父母般的尊重,他是当今市场经济中最成功的民间太极拳家之一。我感佩老师的境界,他条件好了并没有忘本,在家乡黑龙江省五常市,他无偿出资支持家乡太极拳培训基地,让太极拳造福家乡父老乡亲。
       快慰之二:东莞九日,不虚此行
       离师日久,回到老师身边,让老师检查一下这些年练拳所得是必须的,这样求教的机会
现在很难得了。看了我的拳之后,师父笑了。他说:“在弟子和学生当中,你的领悟能力是最强的一个,这跟你的文化层次有关,太极拳需要更多的拳外功夫,这些你都具备”;“这么多年,你没有离开我当初教你的太极原则,并且悟到了不少独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你的特质所带来的,将来就是你的特色”;当看到我的拳架有了新的内涵,他边拍照边高兴地说“这才是陈家的东西!”师母在一边看我打拳,也兴致勃勃,吃饭的时候她说,“你的拳挺像你的师父”。其实,我是想在他有生之年超过他,不知道有没有可能。
      师父不止一次地说,当你们拜师行礼的时候,师父那个时刻想到的是责任,是怎样才能对得起“师父”这两个字,想的是怎样把东西传给你们。知道行程很短(尽管师父师母挽留),师父尽可能地给我们纠正动作,讲解体用方面的疑难点。我们也就自己多年来的难点、疑点进行请教。东莞的白天酷热难当,北方人真的受不了。师父虽到东莞七年,但是酷热当头,也还是很遭罪。他要辅导我们两个人,就等于是我们师兄妹在轮战师父,要知道,我们两个也都是太极教练,请教的问题也很多的。师父每天都大汗淋漓,衣襟湿透,真是令人感动。
       跟师父一起,感受最多的是师徒情;觉得震撼的是差距。随师父习太极十余载,觉得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有了“出门”的一些资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达到或超过了当年师父教我时的水平,但到得师父身边,还真是感觉到了差距,不时地被震撼着,因为师父也在进步,并且他那个层次的进步与我们的进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如,师父做了一个陈家沟某大师的特有动作,集全身功力猝发于一指,那种无坚不摧的势能,我自以为内力可观,也达不到那种效果。这个动作,我回来也常偷练,进步是当然的,差距还是存在的。
       我注意到网上有人对马老师推手存有非议、那是因为马老师轻易不跟外人推手,他奉行的是和谐的太极理念,是团结门人的理念,没有那种好勇斗狠的心态。马老师作为职业太极拳人,在几十年的太极生涯中与外间的切磋必不可少,也见到过形形**的功夫高手,对此马老师慎重为之。这次我很幸运,跟马老师请教了推手,他的身体触之绵软,无下手处,无着力处,因机随势,旋转缠绕不已,发劲突显坚刚,冷脆惊炸,惊心动魄,让我体验了太极拳更高深的境界。
       跟师父在一起,谈拳是一种享受,他深邃的太极思想,他对太极深层次的修炼的感悟,实在不是那些浅薄的所谓名家能比的。我敢断言,他会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太极宗师,也许不仅仅是对陈氏太极拳本身的造诣上。笔者就内在功夫与老师探讨求教,言及网上名家与爱好者交流,常把内在的练法及身体感受说错的事。师父笑着说,一些太极拳大师还是在保守啊。但是,我觉得也不尽然。有的太极拳传人比较拜金,都忙于利用祖先的文化遗产聚敛,对博大精深的太极功夫也没有练到高处,也有些人是靠炒作出名的,功夫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太极的悲哀。马老师说:“你以后应该把自己的内在形成过程出一本书”,我笑答,“我名不见经传,写了谁看啊”。的确,太极的内在,写的人不多,有写的也是顾左右而言他,或模棱两可,或含蓄隐晦,或隐去精华,让学者找不到真东西,确有必要挖掘整理出能够让学者有所遵循的简明易懂,直入大道的太极内功。有心研究太极内在的朋友,平时应该多看点道家的内丹术,它与太极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快慰之三:见证了师妹的拜师仪式
       师妹讲过曾经在九五年遇到过马老师,是在五常体育场,那时,马老师已经在传播太极,有大人,也有一群小朋友,当时也教少儿武术。学生走后,就开始打自己的太极。跑步的师妹来到马老师跟前,要求学太极,马老师当即就教了一招“金刚倒锤”。当时,陈式太极拳还没有在北方普及,人们只见过慢悠悠,绵软软的太极,没有看见过这样震脚发力的太极拳。她竟然认为这不是太极拳,是外家拳。学了一个早晨,以后连体育场都不敢去了,竟然跟这个以后享誉太极界的名家失之交臂。后来因为学了体操式太极效果不是很好,也知道了当年学了一个动作的老师竟然是名家,懊悔不已。师妹说,当时马老师可能以为我了解陈氏拳,也没有加以说明,以至于自己弃学。看来,当年师父对太极的宣传还很不到位,不会忽悠人啊。让一个热爱太极的人,整整晚了14年,才入得门墙。我正式学陈氏拳才是1997年,不然的话,不仅不需要我来代师传艺,还可能我是师弟了。认识我以后,师妹开始更多地了解陈式太极拳,常为没拜马老师为师而懊悔。于是我答应介绍她入门。师父已经七年没收弟子了,我费了些口舌,详细介绍了师妹的人品及对太极的热爱,再加上师妹在被考察期间的出色表现被我们的师母所认可,于是就有了这次东莞之行。
       9月5日,拜师仪式在东莞盈锋大酒店举行,仪式非常的庄重,既现代又古典。马老师在东莞的好友,东莞的一些政要和商界名流见证的了这一拜师过程。师妹完成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她得到了马老师的重要指点,相信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太极传人,在太极的普及推广上会有所作为。
快慰之四:结识了朋友,丰富了东莞之行
      马老师东莞七年,教了很多学生,也结识了很多知心的朋友,我们这次东莞之行,也体验到了这些朋友的友爱。亿万身家的熊总派车到广州接我们,并且百忙中请我们品尝了一次丰盛精美的粤菜;来自新疆的钱宁是活跃在深圳商界的成功人士,他的渊博、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诙谐的老姚,几次请我们吃粤菜,还驱车带我们游东莞,虎门,他请了导游给我们讲解,参观威远炮台的时候,他还亲自作解说,他的普通话虽然不很过关(他戏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但是我们听来却相当的亲切,他对东莞的历史,掌握的很多,解说起来与导游毫不逊色,他是东莞纪检委办公室的主任;与东莞路桥公司邓书记,建设局郭局长(女)等人喝酒交谈时,让我们觉得东莞的干部,人人都是宣传员,他们对自己的城市是那么的热爱,对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掌握的很多,很准确,说起来如数家珍,我们也的确受益很多。在此,我向各位东莞的朋友表示谢意,你们丰富了我们的东莞之行。
      东莞,珠三角美丽的开放城市,我们所见到的是繁荣发达,我们所体验的是文明富庶。而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再次感受了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感受了新朋友的真诚,我们得到了想要的太极真谛。



      我们,满载而归!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 黑ICP备06006344号

GMT+8, 2024-5-10 05:18 , Processed in 0.0649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