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稻米文化)东北稻种的传播路线与五常大米的由来

[复制链接]

688

主题

1187

帖子

15万

积分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5339
金钱
109262
威望
12712
经验值
19394
魅力
11595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0:5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来自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种植技术就已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水稻从我国东部沿海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国东北腹地传播的重要一环。渤海国的“卢城之稻”伴随着女真人迁徙向西越过张广才岭,沿海浪河、蚂蜒河流域上游到达今五常地区。东北南部的稻种则溯辽河而上进入松嫩大平原,通过松花江、拉林河流域最终到达五常。五常地区成为来自 牡丹江、图们江流域和东北南部辽东地区的两条稻种传播路线的交汇点。
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业已证明,稻作农业起源于我国长江流域。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中,就已发现了距今 1.2 万年的稻谷植硅石,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 但目前尚无法确定该品种稻谷系野生物种还是人工栽培。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宜都城背溪、红花套文化遗址所发现的陶片中,夹杂了大量稻壳、稻谷和稻草遗存,这些稻壳形状细长、颗粒较大,与现代栽培稻一致。 经过农业科学家的鉴定和检测,可知城背溪文化稻壳残存花粉与现代水稻花粉特征一致,证实了该文化水稻确系人工栽培。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之一,距今约 8000 年。自此以后,稻谷遗存在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普遍发现,说明以水稻栽培为主要特征的稻作农业在南方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向北方传播,深刻影响了北方的农业起源与发展进程。
大连旅顺口区王家村遗址、甘井子区大嘴子遗址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丰富的稻谷遗存,表明大连地区是东北亚稻作农业传播的重要起点。 稻作农业继而大致分两条路线继续向东、向东传播。东线沿辽东半岛黄海沿岸进入鸭绿江流域和朝鲜半岛,并自朝鲜半岛北部传播至以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为中心的图们江流域,在此培植出享有盛名的渤海国“卢城之稻”,进而伴随着渤海国统治中心由东牟山( 今延吉城子山山城) 和中京显德府( 今和龙西古城) 迁移至牡丹江流域的上京龙泉府( 今宁安东京城遗址) ,渤海国卢州无疑是东北稻作农业传播的重要中转站。 随着渤海国都市文明和城镇化的向外扩张,稻作农业沿海浪河流域进入松嫩平原。北线沿辽东半岛千山山脉西麓近海平原进入辽河流域,翻越哈达岭、龙岗山脉等进入松嫩平原。两条线路最终在以今五常、拉林、阿城为中心的拉林河流域和阿什河流域碰撞、交汇,形成了“金源内地”发达的稻作农业,五常优质大米也最终在经历数千载积淀,最终孕育而生。
一、大连是稻作农业传播的重要中转站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辽东省文物与考古工作者们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镇西北、连接大连市区与大连开发区的振兴路跨海大桥桥南头东南部的一座沿海礁石丘陵上发现了一处重要的青铜时代遗址。令人惊奇的是,在遗址中出土了用陶罐盛装的稻谷和高粱。 当地人将海湾中突出的礁石台地俗称为“大嘴子”,故这处青铜时代遗址故名大嘴子遗址。遗址紧邻连接大连市区与金州新区的振兴路的东侧临海处。由于当 年修筑公路,这处遗址已被切掉大半。台地上的植被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泛着红色的山体断层裸露在阳光下,在断层里还经常出土石斧、骨器、陶片等文物。据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考古发掘报告《青铜时代遗址 1987 年发掘报告: 大嘴子》 ,可知大嘴子遗址是东北亚地区目前所发现的最重要的稻作文化遗存之一。在大嘴子遗址相当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地层中,考古学家在编号为 F3 的一座圆形半地穴式房屋中发现了 6 个盛装稻谷和高粱的陶罐,经碳 14 测年可知稻谷年代为距今3045 ±75 年。日本、韩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研究稻作文化的学者,围绕着大嘴子遗址中所发现的稻谷,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如此,这 6 个陶罐中除了盛装稻谷外,还有部分高粱遗存。 “值得注意的是,稻种与高粱代表着水田和旱田的两种粮食作物,它们在种植的技术上和所需要的田 间管理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这不仅说明了辽东半岛地区在距今 3500 年前,就有了水稻和高粱的种植,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了成熟和发达的农业技术。而这种保存种子行为显然是人们赖以生存和使整个部落求得温饱的必要保障。日本学者认为,稻作农业是在 3000 多年前从中国大陆传播到日本的,而朝鲜半岛上所发现的几处稻谷文化遗址的绝对年代也不超过 3000年前后。由此可以推断,辽东半岛上所发现的这处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稻谷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东亚大陆的稻谷文化沿黄海海岸,越过鸭绿江口传播到朝鲜半岛,而后渡海传播到日本的. 如果这种推测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大嘴子遗址就很可能是南接山东半岛以及长江流域下游的沿海地带,东北连接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的海陆交通节点,以及稻作文化传播的中转站。 近些年来,韩国的一些学者也在寻找本国境内反映稻谷文化的遗址。他们希望能够发现比‘大嘴子’ 更早的稻谷文化遗存,虽然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发现成果,但始终没有更科学、更准确发掘报告问世” 。大嘴子遗址中 还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锄、石镰、蚌镰、骨角器、陶器等丰富的文物。其中,作为半成品的文物数量甚多,说明这处遗址很可能具有储备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仓库职能 由于这处遗址靠近海湾,是否具有海港或贸易场所的意义,尚有待于今后的发现和研究。大连湾附近所发现的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最明确且科学依据最充分的稻谷文化遗址。大嘴子碳化稻谷是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水稻遗存,并将我国栽培稻谷的纬度向北推至大连湾的北纬 39°2'6″,大连遂成为我国发现稻谷的最北端 。不仅如此,在早于大嘴子遗址、年代上相当于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大连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文家屯遗址中,出土了 24 个植物样本,其中,有 1个样本系水稻植硅体。 据最新公布的考古学材料显示,旅顺口区王家村遗址中也发现了稻谷遗存。王家村遗址又称王家贝丘遗址,位于大连旅顺口区北海街道王家村东北部的一块高地上,当地人俗称“东岗”。 这是一座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人类聚落遗址,该遗址被发现与 20 世纪80 年代初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 199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大连市考古研究所、旅顺博物馆有关人员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 1. 5 至2 米深的文化层中,较为完整地呈现出小珠山 各期的文化特点,时间可追溯到 6000 年至 4000 年前。在已发掘的数百平方米遗址中,出土了玉器、陶器、骨器、石器等上千件遗物,还发现有房址和灰坑。遗址中出土的立体泥人和享有盛名的玉牙璧曾轰动一时。在遗址区西南方向,,至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达 2 米的文化堆积层。继1994 年第一次发掘后,2011 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分两个发掘区进行工作,共布方 4 个,实际发掘面积 72 平方米,发现了小珠山文化三期、小珠山文化五期至汉代的灰坑、墓葬、房址等遗存。考古工作者在对出土遗物进行浮选过程中,发现了粟、黍、水稻、小麦和大量非农作物种子。浮选结果表明,虽然小珠山三期、小珠山五期均为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但二者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自小珠山文化五期始,水稻、小麦开始逐渐普及。这说明,水稻的种植已成为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家村遗址的发掘与浮选结果,为研究稻作农业在我国东北及东北亚的传播情况提供了新的珍贵实物资料。值得注意的是,旅顺王家村遗址与营城子文家屯遗址均位于大嘴子以南,靠近辽东半岛最南部,在地理位置上更加靠近山东半岛,其稻谷年代也早于大嘴子遗址。这说明,来自山东半岛稻作农业首先传播至了今旅顺、营城子一带,继而向北传播至大连湾畔的大嘴子遗址,并在该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1987 年,在韩国忠清北道清原郡小鲁里遗址的土炭层里发现了水稻遗存,韩国学者主张其年代在距今 1. 3 -1. 4 万年,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稻 。但在 2002 年底,韩国召开小鲁里古稻的国际会议上,以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教授为代表的几位中国农业史专家提出了质疑。王象坤教授曾提出判定栽培稻起源地的四条标准,即著名的“王四条”: ( 一) 该地存在迄今最古老的栽培稻或其遗存; ( 二) 同时存在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普通野生稻或其遗存;  ( 三) 存在驯化野生稻古人类群体及稻作生产工具; ( 四) 该地当时存在野生稻生存与繁衍的气候与地理生态条件与驯化的环境压力。据此可知,小鲁里遗址未发现古野生稻和稻作生产工具,故其所谓稻作农业起源地并不成立 。朝鲜半岛 古代稻作农业还是应与辽东半岛稻种的传播关系密切。大连甘井子区大嘴子遗址和旅顺口区王家村遗址的发掘结果表明,大连无疑是当时我国北方稻作农业的中心,并作为东北亚稻作农业传播的起点和整个东亚地区稻作文明自南向北传播的重要桥梁和中转站。这些遗存填补了水稻种植技术自我国北方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的缺环,可知其传播路线应为长江下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大连) ———朝鲜半岛———日本九州,以及更东北的传播,诸如后来的渤海国“卢城之稻”的出现,可能都与大连稻种的传播有关。
二、渤海国“卢城之稻”
东北地区多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较为平坦,农业开发较早,适宜农作物种植。早在战国时期,《竹书纪年》 就记载了 肃慎盛产“五谷、牛、马、麻布。”《三国志· 东夷传》中记载夫余“多山陵广泽,於东夷之域最平敞,土地宜五谷”。 凡此种种记载,均反映了粮食作物已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关于“五谷”系哪五种谷物,说法不一。《周礼· 天官· 疾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 “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孟子· 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注: “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 大招》: “五谷六仞。” 王逸注: “五谷,稻、 稷、麦、豆、麻也。”因此,有关涉及东北地区农业文献中所云之“五谷”中是否包含水稻,尚无法确证。历史文献中首次明确记载东北地区出现水稻种植见于《新唐书· 渤海传》中记载的渤海国“卢城之稻”,其文曰: “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 可见“卢城之稻”为渤海国重要贡赋物产之一。有学者即认为: “渤海人对东北北部地区农业最大的贡献就是水稻的引种。”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结合靺鞨诸部及其他民族建立的王国政权。
学术界现已基本认定,“卢城”即渤海国庐州无疑。《新唐书· 渤海传》记载: “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其南为中京,曰显德府,领庐州、显、铁、汤、荣、兴六州。” 可知庐州故址当位于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西古城的中京显德府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庐州则为渤海显德府之首州,我们推测渤海的庐州与显州可能依显德府城郭而置。关于卢州地望问题学术界尚不确定,主要有和龙西古城说、延边龙井说、海兰江流域说、吉林安图说、船口山城说等。和田清、王承礼等人认为在今龙井市附近。孙进己认为应位于今和龙西古城 。郑英德、云樵认为船口山城“在西古城子东边一百三十里处”,可能是庐州治所 。陈相伟认为 应系今开山屯船口山城 。李正风认为位于龙井东盛涌乡英城村古城 。尽管庐州地望众说纷纭,但应不出今延边地区图们江流域。适宜温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和丰富的河流资源使今延边地区完全具备种植水稻的条件 。事实上,“卢城之稻”在渤海国并非仅仅是中京显德府卢州地区种植,渤海国境内各大河冲积所形成的经济文化发达的河谷平原地带,以及气候温润之地均有可能种植水稻。伴随着渤海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迁与西移至牡丹江流域的上京龙泉府、 阿什河 拉林河流域的靺颉府,“卢城之稻”的种植技术很可能也传播至宁安盆地与阿什河与拉林河流域。在卢州 之北的上京龙泉府,即今牡丹江宁安盆地及镜泊湖地区,亦是东北优质水稻的主产区之一,名曰响水大米。这一地区与延边地区小气候大致相同,温润宜人,水资源丰富,易于农耕,土壤墒情良好,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 水稻成熟需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 的 温暖气候持续 80-90天,积温 1800-2000℃ ,上京地区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 10℃ 的天数约为 125 天,积温 2630.1℃ 。气候条件完全有利于水稻生长。笔者曾于 2015 年10月 对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及响水大米原产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该稻米品种因响水村而得名。响水村地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以北,北临牡丹江,南靠渤海国皇家园林玄武湖。牡丹江河水在该地段部分转为暗河,隔火山岩发出声响,故有“响水” 之名。
响水大米因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经过亿万年岩石火化和腐殖质沉积,玄武岩上的蜂窝状小细孔可以迅速保存和排出水分,在玄武岩石板地上还形成了厚约 10 - 30 厘米的土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响水大米就生长在这种优良的自然环境中,使其成为驰名中外的特产。清代时曾作为贡米,现在仍是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 。今天黑龙江省五常市大米的种植多 在拉林河流域,五常的著名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安家、营城子镇所属地域。拉林河古称涞流水,是生女真人完颜部撒改的家族世袭之地。生女真人完颜部先民最早生活在仆干水之崖,即今牡丹江镜泊湖的吊水壶瀑布周边地带,这里正是渤海国的卢城之稻北移的重要地区,也是今天牡丹江流域响水河大米的主要产区。大约在公元 10 世纪前后,生女真人完颜部由牡丹江流域迁往阿什河古称安出虎水之地,随后完颜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完颜部的撒改家族具有整个拉林河流域。牡丹江流域的渤海庐州之稻也就随着完颜部的西迁进入阿什河、拉林河流域后传入五常地区。依据水稻种植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的条件,今天的五常市营城子镇、安家镇一带当最为适于当时水稻的种植。因此,今天的牡丹江流域响水大米与五常市营城子、安家镇的水稻种植历史当最为悠久,其前身很可能就是渤海国时期名噪东北亚区域的著名特产“卢城之稻”。
目前,在延边、牡丹江、阿城区、五常市等地的渤海遗迹中,均发现了铁犁、铁铧、铁镰、石斧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了渤海国以及女真人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如 1963 年在上京龙泉府遗址地下 1 米深处出土的大型铁铧犁,使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和农田的深耕细作成为可能,这为渤海人跨入发达的犁耕阶段提供了珍贵的物证。另据黑龙江省宁安县水利局调查,该县渤海镇附近牛场遗址曾发现古渠道的痕迹,可知渤海人已掌握了兴修水利灌溉工程的技术,体现了渤海国的水稻种植水平。渤海国“卢城之稻”及上京响水大米的出现,无疑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大连地区稻种的传播有关。来自今大连地区的稻种沿环黄海北部向东传播,越过鸭绿江即进入朝鲜半岛北部。这条传播路线除了沿辽东半岛左翼海岸线进入朝鲜半岛的陆路传播外,海路传播也是可能的。在靠近辽东半岛东南部的黄海北部海面上,分布着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獐子岛等与辽东半岛海岸线走向一致的重要岛屿,并向东连接庄河入海口附近的石城列岛、鸭绿江口外海的大鹿岛,进而一直延伸到靠近朝鲜半岛西北海岸的西朝鲜湾。这些天然形成的岛链为文化和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目前,在朝鲜半岛发现的南京、欣岩里、松菊里等稻作文化遗址都与大连大嘴子稻种有关。朝鲜半岛的稻作文化继而沿朝鲜半岛东北部海岸线,到达中京显德府庐州,最终孕育出著名特产“卢城之稻”。这种优质稻种后来又随着渤海政治中心的北移,在牡丹江流域宁安盆地落地生根。从这个意义上说,牡丹江响水大米实为“卢城之稻”的推广品种。
三、辽金时期水稻种植与五常大米
辽金时期文献中亦有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零星记载。宋人洪皓的《松漠纪闻》 记述了金朝初年对中原使者的饮食待遇,其中有“细白米三升”“白米一升半”的记载。 “细白米”与“白米”之分大致类似于今天精米和粗米的区别。 “细白 米”可能就是今五常大米中细长的粳米( 长宽比 2. 5:1) 。这两种大米的产地,应正是以金上京为中心的“金源内地”,即今阿什河流域、拉林河流域及松花江流域中游。 五常地区也正处于这一区域范围内。五常地处北纬 45°的黄金植物生长带,冲击草甸黑土,广袤的长白山西麓林区提供的山泉甘露和丰沛的雨水,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活动积温 2700℃ ,无霜期 135 - 140 天,光照充足,风和日丽,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差大于 13℃ 。这一地区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水资源相当丰富,且易于灌溉与农耕,农业发达,完全具备了培植优质稻米的条件。
洪皓为宋代爱国名臣,出任南宋礼部尚书期间,曾于建炎三年( 1129) 奉宋高宗赵构之命出使金国,被金国扣押长达 15 年之久,并长期被流放于“冷山”。 “冷山”之名始见于洪皓《松漠纪闻》和《宋史· 洪皓传》。《松漠纪闻》系洪皓被扣押金国期间随笔纂录的金国杂事,在返宋时为惧金人搜获而付之一炬,归宋后复记而成。冷山为金初开国名臣完颜希尹家族的世居之地。完颜希尹为金熙宗时期左丞相,又是女真文字的创始人。洪皓在金国羁留期间,曾教授希尹“诸孙幼学”。冷山在《松漠纪闻》中出现了三次,分别记载了冷山距宁江州、金上京、长白山、燕山的大致里数,基本说清了冷山 的地望所在。但由于前人对金上京、宁江州的位置没有弄清,故对冷山的考证多有偏误。 直至清末,曹廷杰先生将冷山位置推定在今五常县山河镇一带。20 世纪 80 年代,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张英先生根据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的发现,将冷山的位置比定在吉林省舒兰县小城子村附近。 其论据主要是依据冷山距上京、宁江州两地的里数和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的发现为证,而对冷山地名的由来以及适于流放的地形特点等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在已故著名东北历史地理学家李健才先生的指导下,王禹浪教授曾对黑、吉两省交界的山区进行了考古、气象、水文、地理、口述资料等综合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对冷山地理位置的记载,认为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乡 东北约 20 公里处的大秃顶子山当为金代“冷山”。这是因为,确定冷山地望之所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冷山“距上京二百里”,故应在 200 里内求之。冲河南北古城西北距上京恰好 200 余华里。
第二,冷山附近应有高山并有积雪,这是冷山名称之由来。冲河古城东南 60 华里处的大秃顶子山,山上积雪终年不化,有冷山之称。
第三,这一地区比周边气候寒冷。冲河之地无霜期在 110 天左右,与山外相差半月余。
第四,流放之地的环境周围被大山阻隔,交通闭塞,符合流放条件。 冲河之地四面环山,唯一出路即是西侧山坳的两河交汇处。
第五,“四月 草生,八月已雪”的文献记载与冲河之地的初雪、终雪时间完全相符。在金上京周围 200 里半径范围内,唯有五常冲河乡南北古城符合条件,大秃顶子山则为金代冷山之地 。洪皓常年生活于今五常境内,对该地区物产风俗十分了解,并著成了名著《松漠纪闻》。洪皓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所记载的“细白米” “白米”不仅可信,而且这种稻米很可能就出产于今五常地区。
目前,在金源地区的广阔地域内普遍出土了大量金代农业生产工具,其中,整地工具有耙、镬、锹、镐、犁铧等,种耕除草工具有铲、锄、耘锄、锄钩等,
收获及脱粒工具有镰、垛叉、风车等。这些铁制农具与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农具相比,几乎没有差别。金代金源地区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迅速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东北地区稻作农业长期而丰富的积累,特别是金源地区的农业进步,为黑龙江五常优质稻米的开发与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五常大米的重要历史渊源。《松漠纪闻》中记载的“细白米” “白米”很可能就是五常大米的前身。
金朝建立后,以阿什河流域为中心的金源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可知,仅在金上京遗址周边地域,包括今黑龙江省的五常、双城、宾县、尚志、呼兰、肇州、肇源、肇东、方正、木兰、巴彦、通河、依兰、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以及吉林省的扶余、榆树、九台、舒兰、长春等地发现了金代古城 400 余座,仅以阿什河流域及哈尔滨地区的周边已发现和认定的女真诸城就多达 170 余座 。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繁荣的城市文明,反映了金代金源地区富足的生活。这种城市文明正是建立在发达农业的基础之上,稻作农业很可能即为当时重要的农业类型。
总之,金代金源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与繁荣的城市文明密不可分,相生相伴,共同造就了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五常地区虽较远离渤海国都市文明发达的今牡丹江、延边地区,但作为牡丹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古代文明巅峰时期的外围地带,势必会受到其经济文化的辐射,“卢城之稻”等水稻品种也许早已在此生根发芽。 随着辽金王朝对黑龙江下游以及渤海国故地的管辖,东北东南部和南部的稻种文化主要分如下两条线路向今五常地区传播: 一条线路为渤海国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越过张广才岭,沿海浪河流域、蚂蜒河流域上游,不断向西传播至今五常、 阿城所在的 拉林河、 阿什河流域。《五常县志》记载: “早在渤海国时期,五常境内朱其川,即有农民种植水稻。” “卢城之稻”的培育和种植技术在“金源内地”不断发展,最终造就了作为东北优质水稻杰出代表的五常大米。 另一条线路则从东北南部,即今辽宁中东部地区传播至五常地区。 《契丹国志》卷二十三记载,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但该地显然应是阿保机最初活动的西辽河流域。《金史· 食货志· 水田》有载: “元光元年( 1222) 正月,遣户部郎中杨大有等诣京东、西、南三路开水田。”东北南部归属东京路管辖,说明金朝在东北南部开辟水田、种植水稻。 今辽河入海口三角洲至辽西凌河大凌河、 锦州小凌河入海口三角洲一带水系发达,湖沼密布,故古称“辽泽”,极适宜开发种植水稻,至今仍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盘锦大米驰名中外。明清时期,《辽东志》及各县志有关种植水稻的记载更加丰富,在此不一一述及。上述文献均反映了东北地区南部因气候温暖湿润,形成了发达的水稻种植业。 这条传播线路自辽东溯辽河而上,穿越龙岗山区或沿哈达岭、老爷岭西麓的交通廊道进入松嫩大平原,通过松花江、拉林河等水网交织的交通网路,最终到达五常。来自牡丹江、延边地区和东北南部辽东地区的两条稻种传播路线,最终在五常交汇,这也决定了五常大米最终成为东北地区稻种农业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最优质品种。
四、结语
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来自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种植技术就已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水稻从我国东部沿海向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和东北腹地传播的重要一环。渤海国“卢城之稻”的种植则无疑是东北亚稻作农业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图们江、牡丹江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创造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卢城之稻”伴随着辽金王朝的统治,进一步向西传播,越过张广才岭,沿海浪河、蚂蜒河流域上游到达今五常所在的“金源内地”。东北南部的稻种则溯辽河而上,穿越龙岗山区或沿哈达岭、老爷岭西麓的交通廊道进入松嫩大平原,通过松花江、拉林河流域最终到达五常。 五常成为来自牡丹江、延边地区和东北南部辽东地区的两条稻种传播路线的交汇点,辽金时期开创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今五常大米的前身。总之,以五常大米为杰出代表的东北优质水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古代东北亚稻种传播路线的交汇之地。
(此文章由国伟推荐)
挖掘稻米文化,铸牢五常大米品牌​。
五常好稻来​:五常稻米文化制作和传播者……
五常论坛——五常人每天都要来的地方!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 黑ICP备06006344号

GMT+8, 2024-4-20 02:50 , Processed in 0.0557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