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栗战书讲话:建设和谐美好的大家园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422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024
金钱
158881
威望
8781
经验值
7197
魅力
2317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2:4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区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是,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办公条件明显改善,50%以上的社区实现了办公微机化和网络化;社区组织稳步发展,普遍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各种民间组织也积极发挥作用;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的自治职能、稳定职能、保障职能、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社区服务日益拓展,建立了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三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社区文化更加繁荣,市民学校、老年大学、社区文体活动站、群众性文体团队广泛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在社区得到大力推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对社区建设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等。这是我省社区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也是我们今后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对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建设目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必须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和切实抓好社区建设工作。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据地,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集聚地。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如生活环境、医疗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社会保障等等,都要最终体现在社区,落实在社区,反映在社区。社区建设搞不好,居民群众的困难和需要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会有反响,执政为民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把维护民权、关注民生、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整洁、舒适、方便、和谐的生活环境,满足社会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社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加大力度,着力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到公共服务建设,事无巨细,都要顺民心、适民意。用扎扎实实的工作,用百倍努力和实实在在效果,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龙江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要求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给我省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变化,城市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社区日益成为城乡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组织活动的舞台,也成为社会各种利益、需求、矛盾的汇聚点之一。如何平衡各类利益关系,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职能。从社区承担的这一特有功能看,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紧密相连,只有社区日趋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实现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巩固执政基础,扩大城乡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根本保证。社区是城乡基层管理、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平台,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尤其在我省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落户社区,许多企业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入社区,党和政府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抓好社区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工作网络,这对于增强党和政府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推进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特殊意义。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城乡建设而言,迫切需要加快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素质,不抓新型社区建设,现代化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载体和依托。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说,社区能够有效地配合企业改制,承接起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对企业退休人员、下岗分流人员实行社区管理,扩大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做出贡献。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

  总之,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社区建设作为一项民主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在态度上必须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推进力度上多下功夫、再加把劲,使社区真正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社会组织活动的基点,社会管理稳定的基石,居民和谐生活的基地,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普及现代文明的组织载体、推动载体和实践主体,成为居民和谐美好生活的大家园,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的家乡五常并不富裕,但是她美丽,大米是我们的名片,百万淳朴人民在7512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编织着我们美丽的梦……我爱家乡五常。

319

主题

422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024
金钱
158881
威望
8781
经验值
7197
魅力
2317
精华
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2:46:08 | 只看该作者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设施建设为依托,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组织架构健全、运行机制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保障措施有力、社会作用明显的现代化新社区,不断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参与水平和服务水平。今年重点是推进“一点三线”建设(“一点”即大兴安岭,整体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三线”即哈大齐工业走廊线、哈尔滨至牡丹江风景旅游线、哈尔滨至伊春生态旅游线),打造社区建设新亮点。“十一五”后两年,要配合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沿边沿江开放带建设,扩大社区建设亮点面,逐步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到2010年,初步建立区(县)、街、居三级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服务用房面积力争分别达到2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300平方米,和谐社区要达到50%以上。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入、社区单位资助、居民群众自筹等多种途径,加大福利性、公益性社区事业投入,解决社区服务基础薄弱,资金、场地短缺问题。从今年起至201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将投资2.1亿元,按照1:2的比例匹配,地方再投入4.3亿元,重点用于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要整合、调剂、利用社区现有设施资源,扩大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落实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目标,基本满足政府公共服务和社区自助、互助服务的需要。要发动社区内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免费为社区居民开放图书馆、健身场馆、文体活动场所,努力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继续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到2010年,实现微机管理全覆盖,全省80%的区(县)要实现社区信息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同时,还要解决好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和待遇问题,到2010年部分社区工作者实现“社工”注册管理,工资接近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普遍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充分发挥居民主人翁作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社区民主自治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依法管理、依法自主决定社区内部事务和对政府工作实施评议监督上,核心是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落实社区自治权利。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居(村)委会和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党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界限。要完善居民自治体系,落实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完善社区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和社区居民自治章程,规范和深化居务公开,依法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进一步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管理体制,将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的职能下放给街道和社区,尤其同居(村)民生活相关的审批、核准事务,要通过区(县)、街道(乡镇)一站式简便管理。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需要社区代办、协助的社会管理工作,要按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加以解决。

  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覆盖面,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提高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一是加强社区服务基础平台建设。街道要建立具有政府社会保障服务和居民群众求助服务双重职能的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社区要建立服务站。2010年以前力争再建54个区县级社区服务中心、150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852个社区综合服务站,努力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二是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各类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面向广大居民群众便民利民的日常生活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服务。当前要重点推进社区就业、保障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等公共服务活动。三是拓宽社区服务渠道。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开办社区服务项目,支持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倡导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和邻里互助、社会帮扶活动,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继续推进平安创建工作,维护社区安全稳定。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社区细胞健康了,整个社会肌体才能强壮,社会的和谐稳定才有基础。一要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发挥社区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二要强化社区治安管理,突出抓好防火和生产生活安全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无毒社区”、“无邪教社区”等创建工作。三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矛盾化解中心、工作站的作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四要继续开展“平安小区”、“平安单位”等基层各类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培养社区文明风尚。要以先进的文化为支撑,以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为宗旨,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丰富社区的文化内涵,深入开展“三进社区”活动。一是道德规范进社区。大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以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科教进社区。要以居民学校为载体,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逐步构建社会化、开放式、多层次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持续、深入地开展科普活动,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三是文体进社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和高雅艺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适合社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精神境界,形成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和谐共处、风清气正的社区文化氛围。

  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生活,增强社区保障能力。着力保障民生,重点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彰显社区人性化人文关怀。继续落实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继续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继续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加大对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投入力度,促进“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社会弱势群体充分就业。继续落实社区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的新路子,逐步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着眼满足居民安居需求,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大力整治社区环境,从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环保意识入手,调动社区居民自发绿化、美化、净化社区环境的热情,鼓励社区居民动手创建美好家园,开展“绿色社区”、“环保楼院”建设评比活动。要调动驻区单位和社区包扶单位共建社区、美化环境的积极性,在修整社区道路、美化社区广场等方面做出努力。要结合“两棚、一草”改造,抓好社区“脏、乱、差”综合治理工作,为社区居民创造整洁优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

我的家乡五常并不富裕,但是她美丽,大米是我们的名片,百万淳朴人民在7512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编织着我们美丽的梦……我爱家乡五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422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024
金钱
158881
威望
8781
经验值
7197
魅力
2317
精华
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2:46:24 | 只看该作者
三、加强领导,锐意改革,建立健全社区建设长效机制

  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在各级政府组织、管理、指导和投入下,众多组织、众多群体和广大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合力工程”。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体制,完善政策,整合资源,改进方法,扎实有效地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领导,切实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体责任,与时俱进,主动工作。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并部署、一并推进、一并落实,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社区发展,社区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要很好地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把社区工作摆上日程,全力推进,尤其是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社区建设责任。要组织各地市建立起相应的领导机构,在明确职责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开创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改革创新,激发社区建设生机活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社区工作创新,除理论创新、理念创新之外,主要是领导方法方式的创新。要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社区建设全面上水平。要科学谋划,把握工作节奏,对基础较差的社区,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尤其对农村社区要在抓好15个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对基础较好的社区,要提档次、上水平,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重点围绕“一点三线”建设目标,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夯实社区基础、挖掘社会资源、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理思路、定措施、求突破,特别要在把握重点、攻克难点、培养亮点上多下功夫。要及时培养、发现、借鉴和推广社区建设中平安创建、环境整治、文明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在社区建设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打造社区建设新品牌、塑造新亮点、创出新特色。

  多元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社区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单靠民政或其他任何一个部门很难做好。比如解破硬件建设滞后、文化发展缓慢、管理水平较低的难题,提升社区群众安全感与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共建等方面,都需要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公安、司法、住房城乡建设、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多元参与、联动推进。民政部门作为领导小组的参谋部,要担当重任,发挥牵头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搞好配合,加强对社区工作的协助、服务、指导和监督,使社区工作领导更有力,配合更密切,群众参与更踊跃。这项工作的分量不轻,要把它做好并不容易。大家一定要扑下身子,多深入基层,多了解实情,多帮助社区解决难题,带头把这项工作落实好。

  统筹兼顾,实现城乡社区建设同步发展。近年来,我省城乡社区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城镇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也在探索中推进。相比之下,城镇的发展比较成熟,农村的困难问题较多,不平衡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和国家提出了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这对于我省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高定位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实施,多措并举,城乡并进。城市的要高标准,出精品;农村的要搞试点,出经验,出成果,循序渐进。今后,在精力投放、资金投入、物力投向上都要向农村倾斜,走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发展的道路。

  完善规章,确保社区建设健康发展。我省社区建设在探索和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阶段化的工作模式。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开展,为社区发展赋予了时代内容,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这次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了和谐社区建设达标方案,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社区建设长效机制。今天会议研究通过的几个重要事项,就是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社区工作的保障性措施,一定要落实好。今后,在工作计划、内容安排、力量投放、组织实施上都要在这些规定和制度的约束之下运行和操作。下步,我们还要联系实际,研究建立社区建设“五化”机制,即动态化管理机制、智能化服务机制、自主化创新机制、社会化参与机制、专职化人才保障机制,使社区建设步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和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提高社区建设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的家乡五常并不富裕,但是她美丽,大米是我们的名片,百万淳朴人民在7512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编织着我们美丽的梦……我爱家乡五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 黑ICP备06006344号

GMT+8, 2024-4-28 07:07 , Processed in 0.0721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