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推动五常文化繁荣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 赵敏杰

[复制链接]

1636

主题

1万

帖子

185万

积分

总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855809
金钱
861782
威望
138372
经验值
762143
魅力
64614
精华
2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0: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推动五常文化繁荣发展

中共五常市委常委、副市长 赵敏杰

 

同志们:

按照市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我今天讲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结合我市文化工作的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与同志们共同学习。

一、  谈及文化,首先要了解文化的定义

文化在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渗透力。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 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就了中国目前洋文化流行的局面。

中华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在不断融合中产生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举个例子,外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少有国家境内流行着数种宗教而不发生冲突。中国就不一样,境内有佛教,儒教,道教,并且教派也不是单一的,就拿佛教来说,既有禅宗又有密宗,但中国就没有出现教派冲突。还有,中国人信仰也有很大的包容性,即信菩萨又信神仙,信仰的杂糅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就是《西游记》里道教神仙系统与佛教神仙系统的交流。这在外国的文学作品里是极其少见的。所以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认为,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们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中国文化也渗透到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竞争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为斗争,斗争再进展就是战争。不论冷战、热战,结果都是怨恨越积越深,报复一次比一次惨烈。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反之,且看巴以冲突逐步升级的恶果——越来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无辜丧生、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经济环境遭受重创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振兴民族文化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责任所在。

二、  发展文化事业,必须增强软实力建设。

(一)明确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基于对当今时代发展实际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既是重要内容,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和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反映在文化工作上,就是要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面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任务,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文化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牢固树立一种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并用这种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文化关乎国家的安全,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生产力。中外的发展经验充分表明,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无论从国际大背景看,还是从国内实践看,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更加凸显,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快文化发展,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力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文化关乎民生,文化是重要的民生,是民生之魂。我们必须高度突出以人为本,致力于改善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以往讲文化,基本囿于社会公益事业或服务性产业范畴,近一两年,中央对文化的表述有新变化,主要是强调文化惠民。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就医是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而文化是民生之魂。这是因为,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从普通的娱乐休闲到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它能极大提升一个地区的品位和形象,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层次,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得到更好满足。

(二)正确把握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在危机和挑战中把握文化发展的特殊机遇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自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何时见底,还很难预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开放大国,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一些企业破产倒闭,楼市股市低迷停滞,就业形式日趋严峻,部分群众生活受到影响。黑龙江省的经济在危机影响下,也面临着增长明显放缓、竞争日趋激烈、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失业大幅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重重压力。面对金融危机、经济困难和复杂的意识形态形势,一方面,文化同经济、政治领域一样,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发展条件的制约和发展环境的限制,但是另一方面,文化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在某种意义上,其他领域的困境和危机恰恰可能是文化领域发展的特有机遇。这是我们在分析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时需要特别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的一点。具体地说,金融危机和经济困境虽然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更多地是为文化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良机。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虽然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文化产业并不一定伴随经济的萧条而萧条,甚至有可能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中蓬勃发展。这是因为,在经济压力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要求十分强烈,因此对电影、音像制品、游戏等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大大上升。在目前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电影发行放映逆势上场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从历史上看,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都在应对危机中实现了超常规发展。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推出了“新政文化计划”,通过启动重大文化项目,刺激新的大众性文化娱乐消费,迎来了文化产业三、四十年代的飞速发展,最终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韩两国经济严重受创,开始着手实施“文化立国”战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日本文化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韩国10年间文化产业规模扩大了5倍,迅速跻身文化产业发展大国行列。

现在,美国的文化产业出口自1996年起就已超过航空、重工业等其他传统产业的出口,成为第一创汇产业;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的文化产业的产值,2001年时就已占到GDP18.3%,他们的动漫、卡通、游戏等占领了我国的大量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向全世界推广了本国文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并不丰厚,文化资源也不丰富,去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达到了5%,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我市虽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在规模上、结构上,还是在技术装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上,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无论从加快工业化进程来看,还是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看,都要求我们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真正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最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创五常文化事业新局面。

通过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五常文化事业发展,要深刻领会裴书记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把文化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加快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上来,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创文化事业发展新优势,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使各项文化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新的改进,努力开创文化事业新局面,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保障,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文明五常做出新的贡献。

1、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和水平。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市、乡(镇)、村三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加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村级服务点建设,达到我市图书馆支中心辐射24个乡镇260个行政村的共享要求。在体育阵地建设上,重点抓好农民体育工程、健身路径、轮滑场地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争取投放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延伸“体育惠民”触角,加大农村投放力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与此同时要规划设计好体育场馆的改建工作,合理布局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格局,提高标准化率和使用率,做大做强“文体惠民”文章。

    2、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建设按照省文化厅要求,目前我市已完成山河、拉林、龙凤山三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今年6月底前冲河、五常两镇建成,如果省、哈市近期对我市的资金匹配到位,9月底前二河、民意、八家子、兴隆四乡镇的文化站建设也将完成,“十一五”期间全部完成。根据省委办公厅下发《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精神,我们要尽快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组建问题,搞好人员编制配备,理顺基层文化工作体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指导督查,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经营管理的经验,确保今年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力争到2015年,每个乡镇都能建成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每个村都能实现文化设施六个一工程:即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民技能学校、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阅报栏。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要注意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加快速度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质量保证,要超前研究如何管好用好文化站和共享工程,一旦建成能马上应用,并持久运行,防止把文化站变成“冷屋子”、“空房子”、麻将厅,把共享工程变成摆设。

3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省里已经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艺术剧团赴农村基层为广大农民演出实行演出场次补贴,保证送文化下乡能够长期、普遍、稳定地进行,我市抓紧落实一定资金加以配合。

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幺,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打过工、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农民们迫切希望,文化下乡能够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我们要善于培养和激励这些“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4、加强对专业剧团和群众文艺创作的指导,积极开展文艺创作辅导和培训,引导鼓励聚拢各文艺群体积极从事业余文艺创作,重点挖掘和利用我市的少数民族历史、抗日历史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等创作题材。推出一批反映我市当代生活的文艺精品,组织整理以满族为主体的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组织创作以满京族移民为背景的文学作品,通过文艺创作,发挥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商业价值。

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必须注重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明确指出“要积极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可见,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活动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导向作用。特别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需要积极作为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建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要充分发挥市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不断推出精品,提高演出水平,活跃演艺市场,使城乡齐动,打破农村文化生活荒芜萧条的局面。要重点开展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按照“突出思想内涵,反映时代特色,体现群众参与,注重实际效果,确保活动安全”的原则,进行策划和组织,做到主题鲜明,导向正确,覆盖广泛,气氛热烈。将2009年作为艺术积累的展示年、艺术质量的提高年、文化队伍的检验年,使文化工作的亮点在服务大局工作中闪光,充分发挥营造氛围、展示成果的重要作用。

5、做好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工作。

五常,仁义礼智信之谓也。仁义礼智信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的精神层面。五常也是黑龙江省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龙凤山乡学田村出土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是黑龙江地区最早人类遗址。金源文化虽在阿城发源,但五常是辐射最强的地区,是金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什河、拉林河流域是金代政治、经济最繁荣地区,金代建国的开国元勋完颜宗翰、完颜希尹的祖居地在五常,金太祖完颜、国相撒改的家族墓埋葬地也定位五常,金代女真文字的发祥地,流放南宋大使的流放地等都在五常。当哈尔滨还是荒凉晒网场的时候,女真人的金戈铁马就驰骋在这里,当女真人的硝烟散尽,随之而来的是阿勒楚喀地区的上万京旗屯垦戎边的移民,开启了哈尔滨母体文化时代。可以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赋予了五常多元文化。

我们要抢救、保护文化遗产,对现有的遗址遗迹进行有效的修缮,对学田村猛犸象遗址、拉林副都统衙门旧址、营城子古城、完颜撒改墓、粘罕墓、索家坟、贞节牌坊、金代石人像、风清棠荫碑、背荫河日本细菌工厂遗址以及老宅民居等实行挂牌保护,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加快博物馆建设。加快五常历史博物馆、京旗文化博物馆和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建设,鼓励民间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各类博物馆,形成门类齐全,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扶持独具五常特色的龙滨戏、二人转、剪纸、木雕等为地方艺术。加大对“仁、义、礼、智、信”和京旗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东北大鼓、青牛葫芦、鞑子秧歌、朝鲜族舞蹈等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非遗”抢救整理工作,建立“非遗”名录体系。

7加大监管力度,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以管理保障稳定繁荣发展。

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审批管理。合理地调整好娱乐场所、演出场所、音像场所、网吧经营场所布局,促进网络音像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强化日常监管,加强专项整顿力度,坚决查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违规经营行为,收缴盗版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书报刊,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举报电话和义务监督员的作用,有效地利用净网先锋平台技术手段,严格实行日常监控,最大限度地遏制违法经营行为。

8、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注重人才引进。

文化繁荣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目前,我市文化战线优秀工作者匮乏,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大中专毕业生凤毛麟角。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努力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摆脱文体系统人才捉襟见肘的窘困局面。这就要求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现有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提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文化一定的倾斜和支持,创造人才引进、培养和提高的有利条件,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得到加强。

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也是推动五常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集中活动是有时限的,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无时限的,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要继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行动的指南、自觉的意识。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主动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切实保证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裴书记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努力,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必定能够早日实现!

我们以一种社会责任做网、我们有优秀的团队、我们肩负公益五常的使命。(这里找我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 黑ICP备06006344号

GMT+8, 2024-4-27 19:54 , Processed in 0.1872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