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拉林镇简介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422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8024
金钱
158881
威望
8781
经验值
7197
魅力
2317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21: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京旗文化旅游区以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镇为中心,辐射4个满族乡及部分乡(镇)的满族村屯,分布在24个旗屯和41个八旗窝棚(屯)中,满族人口有12万之多。拉林镇位于五常市北50公里处,距哈尔滨市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电力通讯发达,是双城、阿城等周边邻近市县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拉林镇至今有九百多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京旗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满族相比有其迥异性,同北京的满族同源同根。清乾隆时期的京都移民,不仅促进了民族团结,更促进了京旗文化的融恰与发展,使拉林成为京旗文化的发源地。京旗文化作为京都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今,该地区仍保留着大量的京旗文化遗存和京旗遗风习俗及较特殊的宗教信仰。经调查发现京旗文化遗存、文物资料1100多件,其中有史料价值的270件,包括满汉两种文字的谱书19册、谱单41件,清末旗人照片2张,器皿47件,家具33件,宗教祭祀用品57件,满汉家书遗录4册,满汉功德牌2件,满汉两种文字的皇帝诏书2件。还有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及石雕碣、木雕、砖雕、兵器等文物。很多文物在国内很少见,其价值无法估量。

  拉林地区各满族乡镇中,分布着当年的32个村落布局,民族构成基本保持原貌,各村屯满族人至今仍操北京口音,有许多满语词汇和专用名词、地名,以及食品、文艺、体育、服饰都保留着京旗的特点。

  拉林地区不仅京旗文化厚重,而且因距金上京会宁府很近,因此,金源文化遗存也非常多。其中有营城子、北土城子、东城子、西城子、南土城子、古城店、半里城子等7座金代古城遗址。有石人、石羊等5处金代墓葬。有看花楼、望海楼、御花园等金代建筑遗址多处。还有金代运粮河、点将台、上马台等遗址。

  拉林地区在清代有很多寺庙,佛教文化层次较高,有华藏寺、关帝庙等。世界佛教领袖宣化上人就出生在拉林。

  拉林京旗文化,独具特色,历史背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内涵丰富,是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京都文化和东北边疆文化碰撞的产物,是汉民族文化同地方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不仅为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文明增添了底蕴,也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拉林镇扯起“京旗文化”大旗

  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镇,是自清朝乾隆九年始实施的“移民屯垦”政策的第一批移民到达的所在地,这数批移民在祖宗的发祥地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在与当地居民进行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后,便在黑龙江逐步形成了具有京都文化色彩的拉林京旗移民文化。京旗文化是黑龙江满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拉林镇是京旗文化的摇篮,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文件已经把京旗文化列为哈尔滨特色文化的类型之一,京旗文化的旅游开发已经列入我省及哈尔滨市、五常市的旅游规划当中。

  据参与规划的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及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晶介绍,京旗文化是黑龙江满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历史背景深刻,文化内涵丰富,是黑龙江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五常市拉林镇是京旗文化的摇篮,至今在黑龙江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地区还保留有当年旗屯布局的完整形制,而且副都统衙门、巴尔品故居、永海故居等重要的遗址仍在,几千件珍贵的家族谱书谱单、祖宗画像等器物还保留在后代手中,在民间喝豆汁儿的习惯仍然保留,语言中的京腔京味仍可听到。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在全国,尤其是北京、黑龙江等地学界、政界得到广泛的共识。

  人们对这份极其珍贵的历史遗存的研究探讨及保护开发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0年哈尔滨社科院地方史及旅游发展研究所开创了这项研究,并成立了京旗文化研究所,出版了《拉林阿勒楚喀京旗文化》 、《京旗文化研究》等著作。与此同时,五常市委、市政府也组建了京旗文化开发办,积极推进京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今年10月,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哈尔滨市社科院、哈尔滨赫氏满族文化研究所和五常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了《黑龙江·哈尔滨京旗文化五常高峰论坛》。京旗文化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清乾隆九年(174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一千户闲散旗人离开自己居住的百年老宅——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草帽胡同里的一座座四合院,穿燕山、过山海关、沿松辽平原北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五常拉林,建屯立旗,开始了自食其力,“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有事征调,无事耕猎”的屯垦戍边生活。此后,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又有2000户北京闲散旗人移居到拉林阿城地区,建立了32个京旗满族屯落。于是,异于当时东北地区并带有浓郁京都色彩的特殊的文化区域出现在白山黑水之间。

  调拨北京闲散旗人到拉林阿勒楚喀,让他们到满族的发祥地学习农业,练习骑射,恢复本族旧俗,既能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又可延续国祚,是清代中叶实施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这项决策始于乾隆九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持续近百年,成为清政府的国策之一。

  拉林满族人说话仍用京腔

  在五常市拉林满族镇的一些旗屯内,满族人至今仍操北京口音,有许多满语词汇和专用名词、地名,以及食品、文艺、体育、服饰都保留着京旗的特点,这些文化都是与北京的满族同根同源的。五常市将着力打造京旗文化旅游区。

  据了解,以北部拉林满族镇为中心,辐射4个满族乡及部分乡镇的满族村屯,形成了京旗文化区,包含了24个旗屯和41个八旗窝棚(屯),满族人口达12万人之多。

  拉林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京旗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满族相比十分特殊,与北京的满族同根同源。清乾隆时期的京都移民,不仅促进了民族团结,更促进了京旗文化的融洽与发展,使拉林成为京旗文化的发源地。京旗文化作为京都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调查发现京旗文化遗存、文物资料1100多件,其中有史料价值的270件,包括满汉两种文字的谱书19册、谱单41件,清末旗人照片2张,器皿47件,家具33件,宗教祭祀用品57件,满汉家书遗录4册,满汉功德碑2件,满汉两种文字的皇帝诏书2件。还有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及木雕、砖雕、兵器等文物。

我的家乡五常并不富裕,但是她美丽,大米是我们的名片,百万淳朴人民在7512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编织着我们美丽的梦……我爱家乡五常。

0

主题

1

帖子

2万

积分

五常三星居民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615
金钱
28011
威望
1036
经验值
566
魅力
0
精华
0
沙发
发表于 2010-4-8 17:37:53 | 只看该作者
[e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客人  发表于 2010-10-30 19:55:07

我家也拉林北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地板
客人  发表于 2011-3-5 23:09:22
祝拉林越来越好!昆仑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5#
客人  发表于 2011-7-1 18:36:52

我路过那,还想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 黑ICP备06006344号

GMT+8, 2024-5-1 22:56 , Processed in 0.0607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