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平气和练太极

[复制链接]

5

主题

6

帖子

1万

积分

五常二星居民

Rank: 6Rank: 6

积分
15835
金钱
15011
威望
426
经验值
386
魅力
0
精华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0:5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做技击之末尔” 张三丰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太极拳?太极操?》的文章,略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依然想说的是:太极拳好,太极操同样也好。就如同水和农药一样,你能说那个好?那个不好?都好,水有水的用途,农药有农药的用途。但尽管农药也是液体,占有重量和体积的都是水,但水一定没有农药的成分。太极拳也好太极操也好,接受的群体不一样,人们完全可以各取所需。一个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你再让他(她)练武术层面的太极拳,那你简直在害他(她)。显然太极操更适合老龄朋友。当有人说你练的是太极操不是太极拳时,你大可坦然面对。其实本来也是如此,你又何必心有戚戚然呢?拳也好,操也罢,心平气和地练自己的东西,于身于心都有益。

我本人是很迷恋太极拳的,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我教的学生里,就有一部分人很明确地跟我说,“我们就想学学操健健身,就别用武术的规范来要求我们了”,有时候我忍不住还要讲这里面的理,他们出于礼貌只是听着不吱声。我要讲技法的时候,有几位关系处的很好,年龄上也长我的就连忙说“别整这个,别整这个,走,吃饭去吧”。你看看,态度多鲜明,你想教人家太极拳人家还不学呢,就学操。会一个套路,动作基本规范,自己有个活动筋骨的东西就行了,有时候给我这个当老师的憋的还挺难受。不让讲武,我就跟他们谈医,论易,说禅,讨论孔孟之道,老庄哲学。。。。于是,我们大家便有了广泛的话题。人的观点,目的一旦明确了,心气就容易平和下来,心平气和以后,你就会思想自由,海阔天空,乃至“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一晃几年过去,我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令人珍惜,值得记忆!

太极操虽然没有武术层面的搏击功能,当然作为操的训练方法也不可能获得武术层面上的东西,但它起码也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形式。而作为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第一个功能就是健身了,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在另一篇文章《太极拳健身运动的医疗保健作用》里面有简单的介绍。第二健身运动还有娱乐的功能。娱乐的需要,无论是原始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皆有七情六欲。原始人借助舞蹈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经。大序》中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我国古代的体育中,很多体育活动项目都是在娱乐。在现代社会里,作为太极操这么一个高雅而且老少咸宜的体育运动形式同样能成为我们余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要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第三可促进我们每个独立个体的社会化,在一个共同锻炼的群体里,男女老少,长幼尊卑,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们在这里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调动积极正向的思维情绪,对生活和社会充满热情和希望,这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莫大的益处。试想当一个默默无闻,在自己的生活里从来就没被人重视过,甚至有一些自卑感的普通人,在取得太极比赛的好名次被拳友们赞扬时,那种喜悦和对自己心灵的触动是何等巨大。在这里我想说“太极操”好!

现在坊间关于太极拳,太极操之争很多。有的人言辞还很激烈。其实都好,各取所需不就得了。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细节的问题,比如说有的人本来是想学太极拳的,被操给耽误了,或者你想学的是拳,老师保守却偏教你操,花了学费也教你操,“挂羊头,卖狗肉”。有的老师其实会的也是操,可他自己认为这是拳,这是认知不够方面的问题。还有的自己知道其实自己就会个操,却不和学生坦言,偏要“指鹿为马”,把一部分人也给耽误了。初学者是分辨不出拳操之异同的,毕竟现象很像,有些“名家”也这么练。农药和水都是水嘛!颜色要是再一样的话在表象上就更不好区分了。

2006年我参加了一次在邯郸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那是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和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乡,在武式太极拳比赛中北京体育学院的选手表演的那真叫漂亮,真是赏心悦目,可观赏性极强。任谁看了心里都舒服。可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傍边有两位当地练武式太极拳的中年妇女却很愤慨,嘴里一个劲地说“这不是武式太极拳,这不是武式太极拳,不能给金牌,把我们武式太极拳都给扭曲了,就是太极操”。当时仲裁委员会主席是李德印老师,她们怒气冲冲地就去找李德印去了。李德印老师很宏观地给他们讲了一大堆体育竞赛的精神和目的,她们还是不依不饶,意思是学院的武术教学把真正的传统武术面目给抹杀了,混淆是非,黑白颠倒之类的话。最后话语就毫不客气的直指李德印老师本人,因为李老师也亲自教学,而且光碟的发行量还很大。李德印老师最后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这句话在赛后的宴会上他和全国知名太极大师们也说了一次,那就是:“你们是练武术的,我是扫除武盲的”。这话说得很得体,也实事求是。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应该感谢这些学院派的老师们,操也好,拳也罢。毕竟能让太极拳(操)在全国这么热,而且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习练和更好地了解它。而民间传统武术的教学就很难把太极拳普及这么广,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了解,并且有机会学习。别的原因姑且不提,毕竟从古至今真正的武术爱好者总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就像我前面提到我的一部分学生是的,旗帜鲜明的表示就是健身不想搏击。你说那是健身操了,那就学健身操。

我想对现在太极拳爱好者说,如果你觉得你想学拳而不是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择师学艺好了。但你得真热爱武术而不是“叶公好龙”,做好思想准备,练拳可不象练操那么舒服,那是真和上刑一样难受,坐下就不想起来,站起就坐不下来,肉体的苦痛那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过程挺痛苦的,谁练累谁。远不是打一套拳或一套拳多打几遍就可以的问题,几个基本动作就会让你感觉仿佛回到暗无天日的旧社会,这还真不是说着玩的。我那几位学生朋友聪明,知道自己不适合练拳,就干脆选择连操。当然对痴迷的武术爱好者来说,苦中是有乐的,一直苦下去反倒不对了.苦也不会让人出功夫,能有“内触妙乐”了,这时候就有点意思了。但苦这关又的确难过!

我有时候觉得现在太极拳的名家更应该感谢“太极操”的普及和推广,有了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这里面就一定有很多想进一步在武术搏击方面学习太极拳的爱好者,这样你学员的数量就增加了,同样增加的还有你本人的经济收入和太极拳学的一大批继承者。与人与己与太极拳这门宝贵的武学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都有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要重申,太极操好!我们可以区分拳操的差异,只是着眼点不落在是非上就好。

其实练拳也有练拳的烦恼。凡是练武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愿意实践,这是习武者的天性,而且我也认为有必要。俗话说:“上一年战场,顶十年功夫”。习武到一定阶段以后,最好的老师就是你的对手。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能快速的提升你的认知,你的行动力。对自己今后的拳学训练大有辟益。但这最好是抱着友好交流,切磋技艺,相互学习,提升自己为目的。让善意切磋变成一个对当事者双方都有意义的平台,即交流了技艺又发展了友谊。不过比武要说一点胜负心都没有,那也不完全符合人性,谁能愿意输?所以说切磋有时候也不完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当对方又是一个只有功夫没有德行的人,更会令人烦不胜烦。

 有一本介绍形意拳的书,其中介绍说,尚云祥晚年名气大,比武,来访的人非常多,有时候想睡个午觉都不行。路上看到两三岁的孩子打闹,尚云祥说:“我练拳一生,还不如这俩小孩。”别人问他原因,尚云祥说:“古人讲,武者不祥。练武人太容易陷进是非中,还不如不学武,就算学了,也最好一辈子默默无闻,有一份名气,便多一分烦恼。小孩想打就打,打完就没事了,不是挺令人向往的吗?”形意名家李存义也因为说了一句“只有形意拳能代表国术”的话,惹得各家各派上门讨说法,到很大岁数了还在比武,连一个安静的晚年都没有。习武之人真到了这样一种生存状态,那么真是练拳不如练操了!

去年我有一个师兄弟跟我讲他有一个练武的朋友,听说我另外一个朋友现在很有两下子,大年初一就要找人家切磋去,因为相距几十里,当天没有成行。据说,我那位朋友过后知道了这件事好不乐意。当然可以不乐意了,大过年的你知道谁家怎么个情况啊!你不过日子,别人家不过日子吗?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说出了文武的流弊。自古以来都是文人相轻,武者从来不服输,都想我一下子。有恶习的武者实在是很令人生厌。为富不能不仁,为武也不能不仁,只有功夫没有德行,人就会丧心病狂了。梁山好汉又有几个不是犯上作乱的武棍?我还有一位太极拳老师,现在也算全国知名太极拳大师了,他在这方面的尺度就把握的很好。从不与外人切磋,别人找上门了也不动手,推手也不推,我还真挺佩服他这个劲。其实细想也对,今天走了这个,明天又来了那个,应接不暇的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年轻时候曾接触过两位武功高手,一个是练形意的,一个是练杨氏太极拳的,都是到处比武比出来的真功夫。也是听见谁厉害就想跟谁干。都想教我。但是我觉得这两个人修养不够,太不稳重,跟第一位相处了有一个月,和第二位就接触一天。“道德为师,仁义为朋”这些在你的身上我要是看不到,对不起,你武功再高我也不学。尽管我十分想学这方面的东西,但教你的人让你反感,你无论如何都学不下去。师傅挑学生,学生也在挑老师,所谓"从善如流”。师生之道还真讲个缘分!

“太极拳”因为“太极”两字,就注定了这一武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你长期习练下去就会发现,这里面儒,释,道,医,易,武的光芒随处体现。阴阳对待,五行生克;以无制有,器用者空的大道辩证法在拳技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招招式式都是文化,都是哲学。难怪有人评价太极拳说:“拳虽小技,文在其中”。也有人曾说:“太极拳”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前四大成为了历史,但这最后一项却繁盛本土,风靡世界。

当你习练太极拳到一定阶段以后,你会发觉,太极拳不仅可以作为强身防身的手段,同时也可以作为修心修性的法门。武术到最后一步就是练心了。你会感觉侍武逞能是一件很上不得桌面的事,相对于这么广博精微的文化来讲,仅仅停留在藩篱争斗的层面上,你觉得自己这个人都小气了。连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都只是祝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而不鼓励拘泥于技击之末途。当然,有武是必须的,“能而不为”才是应该步入的境界。“武有文范,道在其中”,由武入道,对习武人来说,应该是比较圆满的人生状态。做一个心平气和,文质彬彬的儒雅武者,才是武中上品!

沙发
客人  发表于 2011-3-28 18:03:45
好,心平气和练拳,心平气和做事,心平气和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板凳
客人  发表于 2011-12-29 14:00:03
太极拳好在习之者众,坏在一些掌握官方话语权、段位审批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懂得传统太极,国家竞赛类套路编排误导了人,致使传统太极得不到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五常信息网(五常论坛) ( 黑ICP备06006344号

GMT+8, 2024-4-27 22:04 , Processed in 0.06501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